万山丛中,“楼门”高耸。
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利咸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重点控制性工程楼门特长隧道,在溶洞“镂空”的山体中破难挺进。截至11月中旬,隧道进口段左洞进尺1670米,右洞进尺1645米;出口段左洞进尺1016米,右洞进1115尺米。
在楼门隧道施工现场,工程师贾兆飞介绍说,“穿越一个个溶洞的高速公路隧道,就像一串‘冰糖葫芦’。”
11月18日,利川市沙溪乡楼门山平静如常。然而,山体内,一群红色安全帽心中正倒海翻江。“这已经是第83个溶洞了?”中交二公局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岩眉头紧蹙。
这天,项目部邀请业主——湖北交投鄂西建设公司技术专家及设计单位负责人,现场踏勘刚揭露出来的填充型大溶洞,研究制定处治方案。
不久前的10月10日,楼门隧道进口段再次揭露大型溶洞�?辈旖峁允�,溶洞贯穿左右洞主线隧道,绵延200多米。经过鄂西建设公司和设计单位多方努力,穿过溶洞后向前掘进约76米,准备进入隧道设计的2号紧急停车带时,在隧道1661米处又发现新的大型溶洞。
何为“楼门”?不就是悬崖峭壁上一个个张开大口的山洞吗。走出隧道,抬头望了望悬崖壁立的楼门山,王岩顿悟。“离上一次发现大型溶洞刚好一个月啊。”他说,目前左洞贯通相差701,右洞相差620米。原计划年底贯通的隧道,不得不再次延期。
楼门隧道全长3371米,是利咸三标第一长隧,也是利咸高速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集岩溶管道、暗河、溶洞等复杂地质于一体,是真正的高风险隧道。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的这些壮美奇特的喀斯特溶洞,对于建设者来说却是一个个不小的挑战。”项目书记邹庆华感慨道。
地质结构复杂带来的挑战,不仅限于施工难度大,更在于不可避免的超欠挖和混凝土超耗可能导致的严重亏损。在项目策划和施组设计阶段,项目团队锚定科技创新目标,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攻坚克难、扭亏为盈的关键举措�?蒲е贫私承挠τ弥悄芑⒒祷�、信息化等新质生产力赋能隧道平稳推进的建设思路。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钻、MS60莱卡全站仪扫描溶洞等新技术,谨慎有序、小心翼翼开展隧道施工。然而令人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2024年1月,在经过爆破作业后,隧道出口左线一个巨大的溶洞呈现眼前。溶洞长300多米,如廊道、似厅堂,以线路主线为轴线,呈现“S”状曲线形向小里程延伸。10月初楼门隧道进口左洞再次揭露长约200米的溶洞和暗河,九曲回环,上下连贯。项目总工钟伟带领项目技术团队多次进洞勘探。鄂西建设公司总经理姜炜、总工程师陈禹成数次历险踏勘溶洞,并提出溶洞处治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大溶洞,是挑战也是考验,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克服!”项目经理王岩掷地有声。他们立即对溶洞进行量测、扫描,精准勘察溶洞地质及溶洞发育情况,为科学研究制定处治方案提供依据。
为突破隧道高风险段,避免溶洞渗漏对施工造成影响,他们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核心技术设计研发了一套全方位隧道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动态人脸识别仪、车牌识别相机、人员定位基站、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智能AI摄像机、安全步距仪、温湿度传感器、一键网络报警器等前端数据采集设备,对隧道环境、设备和人员状态实现全面、综合感知监测,对洞内施工做到全流程的管控,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对溶洞的扰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可控。
在溶洞处治过程中,项目部加强围岩支护形式,确保溶洞周边围岩稳定,保障了溶洞段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在溶洞“厅堂”处增加临时支撑,施做套拱,形成连续搭接的混凝土加固体,扎稳隧道“底盘”,确保快速进行二次进洞。
而今,利咸三标项目部一边制定新发现溶洞的处治方案,一边加快推进早前发现溶洞的技术处治。楼门隧道串起“冰糖葫芦”,破难前行,日新月异。(周绍楠)
(新媒体责编:zhangzhe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