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为期三天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大会以“协同并进 智行未来——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为主题,汇聚了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头部企业代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车路云一体化首席专家杜孝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魏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汽车芯片首席专家李兆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汽车基础软件标委会(AUTOSEMO)主席谈民强等出席闭幕式。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主持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主持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致闭幕辞。他总结了本次大会取得的成果,指出“开放合作,跨界融合”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内在需求,作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将继续与各界一道,充分发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平台作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有效的举措加强国际合作,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实现更加安全、便捷、绿色的全球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致闭幕辞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发布《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共识》。大会各方一致认为:战略谋划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前瞻引领,技术创新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政策法规是护航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试点示范是加快产业落地的必经阶段,跨界融合是构建生态体系的核心纽带,安全保障是产业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基础设施是赋能产业应用的关键支撑,国际合作是实现互利共赢的不竭动力。
大会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分别是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网联技术高速通信技术、车用存算一体芯片、实现全域软件定义的整车SOA软件架构、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云端平台、众源时空数据自更新技术、新型智能底盘、端侧多模态座舱智能体、组件化内生智能车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全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大会还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及应用试点推荐标准清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车路云一体化网络建设部署指南》《车规级芯粒系统芯片综合研究报告》《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等成果。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孔磊表示,亦庄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突破,坚持把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数字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重要窗口。到“十五五”末,亦庄汽车产业集群的规模争取突破4000亿元,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制造、出行服务、智慧交通、未来城市共融互促的产业生态体系。
德赛西威董事长兼总裁 高大鹏
德赛西威董事长兼总裁高大鹏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创新驱动——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主题峰会上,以《融合创新,共跨智能化鸿沟》为题分享了德赛西威对行业变革和发展的深度思考。
“只有产业链深度融合,重塑生产关系,才能探索出各自商业化的业务模式;只有在融合过程中,持续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才能形成丰富的生产要素;只有跟产业同仁协同融合创新,才能携手共跨智能化鸿沟。”高大鹏在演讲中强调,要共跨智能化鸿沟,需要在政府领导下,产业链各方融合工业基础、竞争制度、资源禀赋等多重优势,集成有机的产业生态系统。
高大鹏认为,汽车行业智能化面临从试点到产业化跨越的一条鸿沟。每年车展都能看到很多前沿的技术展示,怎么让这些技术真正走进用户的出行生活,引领生活“智变”,这就是行业需要跨越的智能化鸿沟。
高大鹏指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当前汽车智能化最重要、最直观的体现,而智能座舱体验个性化和智能驾驶安全标准化是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动力。面临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智能鸿沟,侧重座舱还是侧重智驾?不同企业将依据自身优势选择差异化路径,并不断拓宽自身的生态位。
德赛西威坚持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融合的技术创新路径,通过融合创新挖掘产业协同发展新机遇,为用户创造更高质量的体验与价值。在智能化1.0的域集中时代,率先开发出域控制器,助力客户推进智能化进程;在智能化2.0的域融合时代,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行业最早的舱驾融合产品,进一步帮助客户提质增效;面向未来的3.0中央计算时代,德赛西威将基于规模化产品效应,跟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出行体验。
随着产业边界不断重构,智能汽车应用和功能持续拓展,未来将释放巨大潜力,而这需要产业链合作伙伴充分协同,投入优势资源。德赛西威主张“共创生态,智享体验”的理念,洞察不同企业拓宽生态位的需求,帮助合作伙伴补足短板,集中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高大鹏表示,德赛西威愿与生态伙伴携手,共建移动出行繁荣生态,共跨智能化鸿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此外,大会还举办了北京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并特设产业链生态企业签约活动,11家企业代表与北京亦庄签约。
大会历时3天,举办3场全体大会,3场特色交流会,6场主题峰会,5场同期边会,共17场重要活动,吸引了7000余名现场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在线观众参会。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出席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了主旨报告,100余位政府部门代表及重点企业和行业组织负责人,8位院士发表演讲,127位企业董事长、CEO参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自动驾驶未来城市嘉年华活动”累计8万多人次参观体验。
大会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宣言》《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并围绕如何发挥战略谋划、技术创新、政策法规、试点示范、跨界融合、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国际合作等重要作用达成8项重要共识,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指引。
来自联合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希腊等国家地区的嘉宾在大会演讲,阿根廷、南非驻华大使,西班牙、韩国、法国、乌拉圭等国家代表参会,国际政策圆桌会议、企业高层圆桌会议、国际汽车前沿技术研讨会吸引了30多位驻华使馆、国际行业组织和重点企业代表,围绕政策法规对未来技术趋势、产业落地路径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展望未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联通全球政企和行业资源,汇集各方经验和智慧,充分研讨并形成共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关联领域深度融合,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发展。(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zhe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