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于欢案件都引起了极大的舆论。
事件起因为:因母亲欠下巨额高利贷,被数名讨债者欺凌辱骂长达一小时之久,儿子于欢在寻求警方帮助无果后,情绪崩溃,混乱中,用水果刀乱刺致1人死亡,两人重伤,一人轻伤。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此事一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于此判决有人认为合理,而有人认为判处过重,还有人坚持认为被告人于欢值得同情,因为那是在他求助无果后为了保护母亲才做出的无奈之举,纯属正当防卫,应判无罪。而警方,应为此事负起责任。
对于此事的判决,究竟应该怎样我们无法评论,还需静候法院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我们接到举报称:河北省邯郸市出现翻版“于欢”,遭遇暴力逼债,多次报警,警方却不予立案,受害人吴某被迫抵抗却被以寻衅滋事罪公诉。
据悉,2016年4月28日受害人吴某因经济纠纷,被侯某起诉到法院,在法院审理期间,侯某曾多次指使李某、徐某等人恐吓、威胁及抢走吴某车辆,并多次到吴某公司寻衅滋事,在其公司大门、房间墙壁喷字威胁。然而吴某多次报警,警方却始终不予立案。无奈之下,吴某与其司机在侯某又一次威胁吴某,于吴某家门上喷字时,选择进行抵抗。
然而,令吴某讶异的是,曾多次报警无果的他却在2016年7月4号,被从台区公安局苏曹派出所以寻衅滋事罪刑拘。拘留期间,警方就此事进行取证,却对于吴某之前遭遇逼债之事不予理会。
对于此事,我们有几点疑问。第一、吴某虽与侯某存在经济纠纷,但作为普通公民,当人身遭遇威胁报警时,警方为何迟迟不予理会?第二、警方在拘留吴某期间进行取证,却对吴某之前遭遇逼债之事不予理会,这样的取证是否公正,又是否将会影响到法院的判决?
对于此事,本社将持续关注!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