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向媒体简要介绍了他的两份提案。其中之一是关于加快在全国推广甲醇汽车、发展甲醇替代燃料的提案。这已经是李书福第二次提出有关甲醇汽车的提案了,2009年,他就提出过关于尽快出台甲醇汽车国家标准的提案。
甲醇汽车在我国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对甲醇汽车的研发,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市场化运行。据笔者了解,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在生产、制造方面的技术难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业内多位专家都曾表示,甲醇燃料是当今最为现实可行的车用替代能源。既然生产技术没有问题,究竟为什么甲醇汽车无法推广?市场化运行还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大。多年以来,我国的甲醇汽车仅在少数地区试验运营。目前,我国的甲醇汽车试点为“四省一市”,即山西、陕西、贵州、甘肃和上海,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地区的客户有接触、了解甲醇汽车进而成为甲醇汽车用户。这样一来,不论甲醇汽车具备多少优势,大多数客户根本不知道、不了解它,自然无法市场化推广。笔者认为,试点政策可以适度放宽,让更多的用户切实感受到甲醇汽车的价值。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不健全。正如燃油车不能没有加油站、电动车不能没有充电站一样,甲醇汽车的市场化也离不开甲醇加注站的推广,而在“四省一市”之外,很难见到甲醇加注站。笔者了解到,2015年,我国出台了《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且甲醇加注站的建设难度并不比加油站高多少。若我国将甲醇作为战略性替代能源,纳入交通燃料体系,甲醇加注站才可能获得大规模推广,甲醇汽车才能随之普及。另外,虽然我国已经有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相关标准了,但其完备程度与燃油车标准相比还差得远。这也是阻碍甲醇汽车市场化的一个原因。
此外,很多人对甲醇存有“有毒”的顾虑,这其实还是由于对甲醇不熟悉、不了解造成的。汽油对人体也有危害,但人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它,因而心理上不再害怕,而甲醇的危害性与汽油相当,甚至还低于汽油。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加大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宣传推广,有利于甲醇汽车市场化;反过来,随着甲醇汽车市场化的实施,这一观念也会逐渐改变。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