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记者从北京交通大学获悉,该校与合作伙伴开发的一项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图为该校专家正在介绍这一阶段性成果。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千龙网北京1月16日讯(记者 于振华)1月16日下午,记者从北京交通大学获悉,该校与合作伙伴开发的一项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成果将有望在北京通州最先得到应用。
据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闫小勇介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支持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自友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王文旭教授等研究人员合作,在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研究在对大规模手机用户通讯数据、在线社交网络签到数据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发现了个体出行地点记忆性和群体出行选择相互竞争这两个出行选择决策行为中的基本规律,据此提出了基于地点吸引力的个体出行选择决策模型。
闫小勇解释说,其中,地点吸引力由两个因素决定:个体记忆效应和群体竞争效应。一方面,个体访问某一地点之后留下的良好印象,会增加个体今后访问该地点的概率。另一方面,某一地点的吸引力受到当地和附近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越多将会造成拥挤和对于有限资源的竞争,进而降低当地的吸引力。这个模型同时考虑记忆效应和人口竞争对地点吸引力的影响,可以预测群体的出行分布量和个体的移动模式时空特征,在多种空间尺度下的预测结果与实证数据统计结果几乎重合。
闫小勇研究团队提出的多空间尺度下个体和群体宏微观出行行为预测模型,为预测城市内和城市间的交通出行行为提供了新手段。出行预测模型为城市和城市群交通规划与管理、大规模疾病传播过程预警、公共设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导致的公共安全等问题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以“多尺度个体群体出行预测的统一模型”为题刊发该项重要成果。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