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儿女外出打工,留守独居老人成了不少农村家庭之忧。去年以来,江西高安市近百个村建立“幸福食堂”,给这些老人和家庭带来了笑脸。
“每天6块钱,顿顿有现做的饭菜。”64岁的老人刘小元指着餐桌餐具说,在这里就餐又干净又舒心。
“早上有粥、面条和包子等,中晚餐两菜一汤。你问这里好不好?去年5月份过来后,我吃胖了4斤。”88岁的袁菱角老人接过话茬笑着说。
高安市黄沙岗镇尤溪村,12位老人对“幸福食堂”齐声称赞。“一个人的饭难做,以前做一顿吃两三顿,单调又不卫生。”尤溪村干部蔡志升说。
去年,高安市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一点,乡镇财政解决一点,社会爱心捐助一点,村集体和老人承担一点的方式,开办起面向农村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幸福食堂”。目前,当地93个验收合格的食堂可供1300多人就餐。
“这解决了老人吃饭的问题,解除1000多个家庭的‘后顾之忧’。”高安市委农工部副部长张细莲说。
记者走访发现,因为对“幸福食堂”满意,有的老人和家属觉得餐费收得少,甚至主动捐款支持食堂。
“一顿才两元钱,老人说在食堂吃得好,我们在外心里踏实,政府这事办得真好。”高安市祥符镇枫树村村民何圆圆告诉记者。
“一个月才交100多块钱,我和儿子觉得‘占了便宜’,都捐了钱。”黄沙岗镇铁团黄家村88岁的老人黄洪澄说。
记者了解到,根据“不盈利”原则,“幸福食堂”收费为每人每天6元以内。目前高安市给予每个食堂每月2000元用于厨师和管理员工资;乡镇提供冰箱、消毒柜、桌凳餐具等;村里负责解决其余支出。
不盈利可以,但如长期超支,食堂能否持续运行?
面对疑问,一些村干部和群众说“不担心”。“去年超支1万元左右,但村里募集的捐款就有8万多元。”祥符镇西湖村村干部罗小兵说,“不担心”来自两方面的底气,一是大部分村民和社会爱心人士都支持这个事;二是随着乡村振兴建设,村集体经济将会越来越好。
当地灰埠镇卢家村挂点干部梁峰表示,办法还有很多。例如,村里通过老人从自家菜地带青菜,身兼厨师和管理员的村民在自家办食堂,既保证了饭菜质量,又节省了开支。
“今年市里考虑加大投入,鼓励各地进行更多探索。”张细莲说,政府和群众一起努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