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见证西部铁路改革发展变化,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指导、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重走丝绸之路”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采访团一行走进银川工务段和银川电务段,实地探访坚守在丝路古道上的铁路工匠达人,体验铁路专家高精技术。
在这片丝绸古道,“塞上”宁夏,一大群普通铁路职工坚守在这里,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匠人精神、职人精神。他们中有对探伤细节精确到毫厘之间的黄涛三代师徒探伤工,有“十年磨一剑”精钻业务的国家级电务技能大师张海波,有蒙眼装拆道岔转辙机的“高人”程广明……他们把一种普通的工作标准代代相传、千锤百炼,用定力、毅力和耐心,用丝毫不差的较真精神,默默守护着千里铁道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来自中央及地方各媒体和微博大V们近距离探索揭秘铁路工匠,镜头对准一线,讲述一批一线铁路工匠的感人故事,分享他们奋斗中的点点滴滴,及对职业极致追求所树立起的一面面光辉的旗帜。这无疑对将“工匠精神”传承接续、发扬光大有巨大的推动力。我们需要通过媒体的报道学习劳模,崇尚工匠,为他们创造出的一个个让人惊叹的发展奇迹点赞。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奋进新时代,也更需要我们各行各业的人,去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不断激励自己用踏实与创新把握着时代的机遇,用理想与追求激发人们不懈奋斗。在普通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干到最好,做到极致,同样能成就人生的精彩,也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的传承。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