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铁,从养路工、巡道工、道口工到桥梁巡守工……昨日,家住老城区丽景门附近的周建国,讲述他35年来在郑州铁路局洛阳工务段的工作经历,以及自己见证的铁路发展。
铁路上“砸洋镐”,最开始他是一名养路工
“我是家里长子长孙,父亲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今年59岁的周建国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1980年开始在郑州铁路局洛阳工务段上班到2015年退休,在铁路上干了35年的他,为建设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周建国出生在洛阳,父母都是普通职工,1980年,他成了郑州铁路局洛阳工务段的一名养路工。
“养路工可是出力活,现在说‘砸洋镐’可能你们都不知道了。”他笑着说,当时铁路线使用的都是短钢轨、木头枕,下面则是石子。火车从上面过得多了,下面的石子可能会松,钢轨就有可能下沉,这就需要他们养路工“砸洋镐”来把石子砸进去,把钢轨抬升起来,保持钢轨水平度。
当时的养路工具是笨重的撬棍、洋镐、道钉锤……这个活不仅很累而且还要求有一定技术,当时他们主要用道尺来测量钢轨的轨距和水平度。
曾大雪中在道口坚守3天,如今道口工已成过去
周建国干养路工两年多后,又成了巡道工,这个工种主要是沿着铁路线巡视,发现隐患、保障安全等。从1983年开始,他成了一名铁路道口工。
周建国说,在20世纪80年代,洛阳的道口挺多,大概有30多个,他在位于李楼的洛阳桥道口当道口工。因为当时铁路还要穿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铁路和公路交叉的地方就是道口。当火车将通过时,道口工就挥动红旗或打开红灯示意所有车辆和行人停止,并让车辆和行人离开轨道。
每个道口24小时要有人值守,因此周建国他们是三班倒。他说,这个工作虽然劳动强度没那么大,但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一般火车距道口1000米时他会收到警报,这时候他需要放下道闸,封闭道路。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多则等10分钟,少则等两三分钟,遇到没有耐心的人,他得赶紧出面劝阻。
最让周建国难忘的是1989年冬天,那年突遇大雪,雪没到了膝盖以上。他在上完8个小时班后,发现没有人来接替他,后来整整3天,大雪堵塞了道路,他就在岗位上坚守了3天。
“吃饭就让过往的老乡买点,基本上不敢休息,不知道火车啥时候会来啊。”回忆当时的情景,周建国依然历历在目。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立交桥代替了道口,到2000年前后,洛阳的道口几乎都被立交桥代替,道口工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渐渐成了过去。
刚退休时,连说梦话都离不开铁路
1990年,周建国成为一名铁路桥梁巡守工,一干就是8年。再后来,周建国成了工务段车间的材料员,并在这一岗位工作至退休。刚退休时,他还有点不适应,就连说梦话都是“注意安全”“快点”,一遇到下雨天他就会想起“下雨就是钟声”这句话,因为退休前,哪怕在休息、哪怕是半夜,遇到雨天他们全员都会到铁路上去。
2015年,作为特殊工种的工人,周建国在55岁时退休。那年,他实现了多年来的心愿——带着家人坐着火车逛了大半个中国。他说,当了半辈子铁路工人,终于有时间坐着火车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心里甭提多“带劲”了!
工作35年来,周建国也见证了火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铁的跨越式发展。他说,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他很幸运也很自豪,相信以后的生活有更多惊喜。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