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秦安站内呼啸而过的高速动车组,有着34年工龄的老铁路人王卫宁感触颇多。以“麦积山石窟”和伏羲文化著称的甘肃天水,是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三国文化的交融之地,其旅游名胜数不胜数,以前的陇海线宝兰段曲线多速度慢,交通的限制使得众多游客们望而止步。
但随着宝兰客专的开通,天水和全国高速铁路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对天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样对于王卫宁这样土生土长的老铁路人有着特殊的情结。
王卫宁,1983年参加铁路工作,亲身经历了陇海线宝天段80年代电气化改造和90年代的更新改造,经历过铁路的6次大提速,目睹了火车密度从最初的一天十几对到如今的一百多对,每当说起这些经历,今年已经54岁的王卫宁依旧激情高涨,不失当年风采。多年来,他屡次获得兰州铁路局、天水站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安全标兵”、“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30余年的工作经历中,王卫宁有一个响亮的绰号—“王杆”,杆就是标杆,就是那个年代车站的一面旗帜。八、九十年代的普速铁路行车组织采用的都是6502型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王卫宁是天水站改造后使用计算机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第一个值班员,在车站的任何技术创新、设备革新中,王卫宁都首当其冲,最先掌握各种新技术,熟练各种新设备。“我喜欢这个绰号,这是对我以前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态度的鞭策”。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使得“王杆”在五十多岁时仍想去高铁岗位尝试一番。
宝兰客运专线于2012年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甘肃天水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对此,王卫宁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干一回高铁的值班员。如今,这位“老铁路”的梦想成真了,宝兰客专迎来了联调联试,他也如愿以偿地走上了高铁应急值守人员的岗位,在秦安车站当上了一名应急值守的值班员。
初涉高铁,各类新设备、新科技、新模式的学习掌握,还是给年龄偏大的王卫宁带了很大的挑战,“老铁路”转眼间变成了“小学员”。于是,王卫宁便下狠心从头钻研高铁业务,几乎每天晚上学习到凌晨一两点,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熟悉和掌握。“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保证铁路安全。”自3月8日进驻秦安站50多天来,王卫宁只回过一趟家,联调联试的每一天里,他都连续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不间断盯控控制台和各施工单位的登销记,确保联调联试的安全推进。
据王卫宁介绍,高铁站采用的是调度集中控制系统,这种系统集中了若干个相接续的车站与区间的联锁、信号和闭塞设备于一体,列车运行通过能力大、运行速度高、正点率高、安全系数高。但作为设备的控制者和操作者,对他们标准化作业和按规作业的要求也相应提升了。“高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能有任何一点儿闪失,我们要对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心存敬畏,对制度的敬畏就是对安全和生命的敬畏,因此作业中要做到一丝不苟、心无旁骛。”。
多年来,王卫宁还带出了一批技术业务过硬的值班员徒弟,他们都成为了车站行车岗位上的中流砥柱。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卫宁已经不单是年轻一代职工技术业务上的师傅,更是老一辈铁路人脚踏实地、吃苦奉献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将会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职工在社会发展、铁路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实现梦想、体现价值。
34年,王卫宁用精心和敬业阐释了一名普通铁路职工的责任,也凭着坚守和责任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圆了自己的梦想。“我干了一辈子铁路,也就会干铁路。现在终于盼到家乡通高铁了,自己能够力所能及地为家乡高铁发展尽一份力,做一些事,哪怕吃点儿苦,受点儿累,心里也是高兴的”,王卫宁说。(强科 柳新伟)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