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粮草官”,不仅是枚“暖男”
“搞后勤的也忙成了‘夜猫子’。”涂洪亮说。
这两天,为准备后勤大比武,他连续加了几个夜班。其实,涂洪亮任火箭军某导弹旅战勤科科长两年,加班已是常态。
5年前的涂洪亮,压根没想到自己今天的状态。研究生毕业没多久,他就到发射营当了指导员。发射营的兵颇有优越感,觉得周围一切都是为他们而转。涂洪亮也一样:“那时总觉得,后勤人员任务中是‘配角’‘陪练’。”
他这点“小骄傲”,早被营领导看穿:“别瞧不起人家,让你干不一定能干好!”涂洪亮不服。一次野外驻训,他主动“请缨”负责营队后勤保障,期间变着花样给大家弄吃的,当好保障“暖男”。营领导却直言:“服务意识有了,离打仗标准差距大!”
2014年,他任营副教导员不久,旅首次赴高原执行某新型导弹发射任务,营党委力荐涂洪亮担任营后勤先遣组组长。
梦想是发射导弹,却要到阵地去干后勤保障,涂洪亮有些不情愿,可军令如山不可违。漫天风沙的戈壁滩,选宿营地、搭寒区帐篷、借高原炊具、采购加送饭……一件件落实下来,涂洪亮与先遣人员天天忙到凌晨。
那天,新型导弹刺破苍穹,精确命中目标,发射阵地一片欢腾。“咱不就是最佳‘男配角’吗!”不远处的观摩区,涂洪亮和保障分队官兵默默击掌相庆。
这次任务,涂洪亮和战友们为导弹发射提供了优质保障,同样受到表扬。也是这次任务,让他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认识彻底“反转”: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哪个环节都重要,后勤保障工作真不是谁想干就能干好的。
2015年9月,“不想干”后勤的涂洪亮,被任命为旅后勤部战勤科科长。当科长不久,涂洪亮随部队远程机动参加红蓝对抗。一路搭乘军列,干粮必不可少,一旁的军交助理员殷延成“将他一军”:“顿顿方便面,没闻到味儿就想吐了。”
听者上心。当晚涂洪亮就把车厢最后一节改成临时厨房,保障大家每天能吃上一次热食。部队抵达终点,精神饱满的官兵一举打破导弹部队装备卸载最短时间纪录,涂洪亮心里美滋滋的。
对抗演练,后勤组同样连续接招:驻地多处水源遭“投毒”、多条道桥遭“破坏”、某点位出现人员“伤亡”……数轮厮杀,红蓝胜负交错。败局中后勤要素也扣分不少,涂洪亮心里感到内疚。
“‘粮草官’,不是当个暖男那么简单。以后谁要是小瞧了后勤,我就跟他急!”2016年西北大漠驻训,经历两次实弹发射保障,涂洪亮对“打仗就是打后勤”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刚进场时,风沙大到帐篷刚搭起来就被吹跑。旅副参谋长陈昆建议:“不行我们住地下。”好是好,可难坏了工程连。连长丁军辉找涂洪亮诉苦:“科长,我们就是不吃不喝,半个月都未必能完工。”
涂洪亮连夜启动应急保障预案,从驻地民用资源库中协调3家地方工程队,10多台挖掘机仅用一天时间,就挖出半地下掩体。长达5个月的驻训期,涂洪亮协调解决数十个保障难题,后勤战备编组科学到位,创造出导弹兵“无人区”生存新纪录。
“后勤保障不是简单地抓好‘吃喝拉撒睡’,在部队打仗链条上真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涂洪亮说,“这些年在后勤岗位的摸爬滚打让我认识到,战场没有配角,岗岗关联打胜仗!”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