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入伏的上海艳阳高照,暴露在阳光下的铁轨和水管因为大量“吸热”,表面温度不断上升。尤其是水管的金属部分,阳光直射一阵后,空手根本无法触碰。而水管内部的水,也因为高温的“加工”变得滚烫。每一天,铁路上水员们都要和这样的水管、水温进行几十次的“亲密接触”。
他们穿着明黄色的鲜艳制服在铁轨间不断奔跑,穿梭在高铁动车之间,每天不停重复着弯腰、插管、注水的工作流程。
穿黄衣戴黄帽提示列车员
下午16:28,G7057次列车缓缓驶进上海站。“来了来了,可以开始工作了。”在列车进站前,张师傅已经从对讲机内收到指令,他戴上自己的小黄帽。和张师傅一起搭班配合的还有刚30出头的赵师傅。黄衣服配上黄帽子,两人站在一起,俨然变成了一对“小黄人”兄弟。
“这是我们铁路上水员的标配。”张师傅告诉记者,因为上水员的工作地点是在铁轨中间,“你要穿得醒目一点,让列车员知道,铁轨这里有个人。”待列车进站后,搭班的两个上水员师傅便向列车停靠的位置走去。靠近列车后,张师傅的脚步开始加速,“这趟列车是8节车厢的,所以上水速度会比较快一点。”于是他不得不在一米多宽的铁轨间小跑着前行,“每一次上水都意味着一公里的奔跑。”说罢,张师傅便已经跑到第一节车厢的注水口,顺势弯下腰,举起放置在盖板内的水管,将水管插入注水口,让水管内部的清水自动注入水箱,几个动作一气呵成。
张师傅告诉记者,接车、插管、上水……这一系列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必须要在列车发车前20分钟完成,“如果是那种绿皮车,水箱的容量更大,上水需要的时间就更多,所以我们就要更快。”张师傅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动车一般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休整,而老火车因为跑长途,客流量大,用水量多,则需要30到40分钟完成上水。为了让工作的时间足够充裕,张师傅和他的工作伙伴每天都需要在烈日下来回奔跑。
记者从上海站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暑运期间,平均一天一个班组需要给20多趟列车上水。“粗略算一算,一天最少也要在铁轨间跑个30多公里吧。”张师傅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笑道。
水管内水温晒得高达70℃
7月的上海,并没有因为临近傍晚而带来一丝的凉爽,上水员们黄色制服背后早已被汗水渗透,张师傅却仿佛浑然不知,“手上湿漉漉的,身体湿漉漉可能就感受不是很明显了。”
在给列车上水过程中,张师傅不停提醒着记者要离水管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水管接头在注入水箱过程中一不小心注水口会有可能偏离,如果不小心脱落了,水流就会喷射出来,溅到身上”。因为夏季阳光直射,水管内的水温有时高达70℃,一不小心被水花溅上就会有烫伤的危险。
“我们每个人都有黄色的塑胶手套,这是一种必要的保护措施,但上水员们为了方便插管经常选择赤手工作。”张师傅说道。
除了高温直晒的水管之外,张师傅提醒记者,行走在高温下的铁轨间,也会比以往更加危险,行走其中要加倍小心。
此外,“夏天还要小心那个动车空调的出风口。”张师傅心有余悸,特别是夹在两列动车之间时,两个空调出风口的热气流对吹,“很猛的”,他用手比了个夹击的动作。
面对这样一份工作,每位上水员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理解。“旅客基本上不会看得到我们,但是每节车厢的供水都要依靠我们。”上水员张师傅说。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