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工人,到技术过硬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如今荣获“滨海工匠”称号,天津凯德实业有限公司的邓倡凯始终兢兢业业坚守在工作一线。
自1981年从事机械加工工作以来,他就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以极致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的习惯。在加工零件过程中,他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在1992年获得了天津市青工技术比赛车工组第三名的成绩。
邓倡凯说:“有句话叫爱岗敬业,确实是这样,如果不爱岗位,如果不尊敬自己的职业,那是很难做出成绩的。”
他主动请缨承担起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2004年,他带着四五个人在装配组完成了一项很急的任务,当时工厂刚刚落户保税区,周围还是一片野地。夏天,车间里的蚊子咬得他们全身是包;冬天,寒风凛凛,手经常冻裂出口子。邓倡凯坚持在一线实干,动脑子,每天无论多晚完工,他都会将当天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找到改进的办法。
“岗位就是我的天地,既然在这里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就要一直坚守。”邓倡凯说。
凭借多年的机械加工经验,他不停地研发改造新项目,不断地为公司生产创造着价值。多年来,他共创新改造项目20多项。有的还获得了发明专利,并得到了推广。
在实际工作中,他细心观察每一名工人的操作特点,认真总结提炼。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断思考,近年来频频推出创新成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他发明的“螺杆空压机管路减震补偿器”,把密封件做成单独的小零件,从而使损坏的密封件更易于更换,减少了每台设备的维护成本50万余元。他与公司技术人员共同设计的“集成式优先顺序阀组”,省去了繁杂的管路连接,把常规设计中的管路以阀腔通道的形式,集成在阀块内部,减小了流通阻力,也减少了泄漏点,美化了整体外观,使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性能可靠。这项研究成果为公司生产的设备解决了一大难题,也使产品更加精良,而且节省了30多万元的资金。
这些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也增加了技术含量,使产品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公司的新产品走向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公司成立了以邓倡凯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现在工作室有7名成员,都是企业内各领域精英人才。
从普通职工到劳模,从技术研发的“劳模工作室”领头人到2015年任职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工作重心依旧是围绕技术创新推动公司发展,尤其更注重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邓倡凯说,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做支撑才能有好的企业。我作为企业的一名技术骨干,将更加注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把“传、帮、带”的老传统传承下去,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知、所学传授给每一位徒弟。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