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峰是国家税务总局选派的扶贫干部。从2014年1月初赴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挂职副县长,3年半的时间里,沈剑峰把他的真情撒在了这片土地上。
民和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扶持难度较大。刚到民和县时,沈剑峰克服高原反应、语言不通等困难,历时大半年,深入全县22个乡镇,跑遍了312个自然村的大部分村庄,并与干部,以及汉、回、藏等民族群众代表座谈交流,了解基层实际情况。
他常说:“作为农家子弟,脚上沾着泥巴,心里才觉踏实”。每次下乡,他都到百姓家串门,把学习党中央关于扶贫的指示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百姓做宣传,遇到困难家庭还会丢下点钱尽心意,群众亲切地称他“驻京办主任”。
2014年底,在调研的基础上,沈剑峰与同事一起着手县扶贫信息化平台建设,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逐村逐户进行摸底调查,收集了12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641户、贫困人口42232人。
2015年初,民和县建成青海省第一家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对贫困户做到了“户有本、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该平台的建成,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数字化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
喇家文化遗址位于民和县官亭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2002年我国考古发现之一。沈剑峰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民和县一张珍贵的名片,到任伊始,他多次到遗址去调研并多方争取,2014年,获得国家投入3亿元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资金。这一项目的开发建设,填补了青海省没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空白,将成为青海省旅游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
“扶贫就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沈剑峰的座右铭,他把一张过期的“好处费”——3万元现金支票作为书签,以此警醒自己党员干部的操守。同时,他将税务总局每年拨付的帮扶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4年以来,在沈剑峰的协调组织下,民和县先后投入5126800元帮扶资金,安装1295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农村公共区域照明匮乏的问题,为群众消除了安全隐患;投入738975.95元用于乡村文化广场建设,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喜欢乡村泥土的芳香,如今,民和县实现了扶贫攻坚的目标,沈剑峰表示,这一届扶贫期满后,如果组织需要,将选择继续留任,为当地百姓早日脱贫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