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在桐庐人的身边,越来越多的绿牌车开始出现。这些绿色牌照是新能源车的专用牌。与传统乘用车使用的蓝底白字号牌不同,新能源车专用号牌为绿底黑字,并有专用标志,绿色为底色,寓意电动、新能源。这些代表着环保的新能源车,因为环境的因素,得到了大力发展,加上国内的购车政策的优惠,让很多消费者们为之心动,成了他们购买新车的第一选择。
新能源车,优势明显
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新能源车的劣势与优势都非常的明显。与燃油汽车的大航程相比,新能源汽车一位受限于电池的容量,目前大多数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而且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也一直影响着车辆的销售。在国内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充电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的一大难题。公共场所充电桩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出行。而且目前大多数充电桩都是慢充桩,一辆车充满需要5~8小时。虽然可以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充电,但是如果遇到什么突发情况,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慢的缺点就会凸显无疑。
虽然有缺点,但新能源车的优点更加明显。与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少于传统汽车,因为发电厂的能量转换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假装减排治污设备。新能源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和振动也要远远小于传统内燃机。在怠速和低速情况下,电动汽车的舒适性要远高于传统汽车。这一点尤其适合经常需要低速开车的城市交通环境。
而且从价格上来说,新能源车也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国家和很多地方政府都给予了新能源车一定的价格补贴,使得新能源车的售价基本上已经下降到与传统汽车相当的水平。而在油价高企的今天,电动汽车的运行费用是要远小于传统汽车的。新能源车往往一百公里的运行成本不会超过10元。
而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车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此前,杭州对小汽车采取了限号、限行的政策,大大影响了人们对汽车的消费欲望。作为杭州的下辖县,桐庐也同样受到了这个政策的影响。而新能源车对此政策收到的影响要小得多。从2016年4月5日起,杭州市(浙A号牌)实施新能源客车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不受杭州市区“错峰限行”和西湖景区“单双号”限行措施的限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购买了新能源车,出入杭州很自由,不用考虑自己的车辆尾号。
新能源车租赁方兴未艾
实际上,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租赁也大大加快了桐庐汽车市场上新能源车的推广。
桐庐是较早引入新能源车租赁的地方。2016年由“左中右微公交”和桐庐富源风之行商贸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绿色交通美丽桐庐”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引入了我县首批出租新能源车。而当时根据运营商的要求,租车者只需要有驾照和身份证,付出一年租金2200元、保险费4000元、手续费500元和押金3000元,就可以开走一辆绿白相间的熊猫K11电动“微公交”。而“微公交”主要采用纯电动汽车,一辆满电状态的“微公交”续航里程是80公里左右,车速限制是80码,耗完电后再充满需要5~7个小时。算下来一毛钱电费能跑一公里左右,比起开汽油车一年下来汽油、保险、保养加起来两万以上的费用,可是相当划算。而且租车用户在行驶时如果发生故障或车辆没电还可以致电求救,租赁公司设有24小时救援车队随时待命。万一发生交通事故,500元以下的赔偿就自行解决,500元以上的赔偿可以走保险途径。当时很多桐庐的工薪一族选择了租赁微公交作为出行方式。
2018年,一家新的新能源车租赁公司小灵狗出行汽车租赁公司入驻桐庐,而且小灵狗出行汽车租赁公司租赁汽车并不复杂。只要年满18岁,携带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就可以到该公司租赁一辆电动汽车。而且价格也并不贵,只需要缴纳3000元的保证金,然后支付每个月1499元的租金,就可以把汽车提回家。而且该公司还有一种以租代购的模式,只需要交5000元保证金+第一个月租金1850元可以将这辆车提回家。之后每月租金1850元(含保险),分36期供完,到合同到期后,车辆过户到个人名下。这种灵活的模式大大方便了囊中羞涩的购车者。而从汽车性能上来说,晚几年进入市场的小灵狗提供的车辆也更加先进。该公司的电动车辆,最高车速达到了12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达到了180公里。而且充电也可以用家用电,只需要6-8小时就可以充满。一百公里的耗电费用不超过6元。性能较之前的电动汽车大大提升了。记者采访了一位租赁小灵狗电动车的用户胡先生,他算了算自己的经济账。他原本是打算去年入手一辆预算为15万元的代步车,但经过比较后他发现还是租车更加合算。首先由于受到杭州限牌政策的影响,如果他购买燃油车,就必须摇号。这可能需要等待数年时间。而电动汽车就直接省略了这个步骤。他在小灵狗租赁电动汽车,每月只需要千余元,如果是燃油汽车,保险加上油费也要千余元。两者相差不大。而且租赁电动汽车是每月付款,和办理分期贷款差不多。当然,电动汽车性能还是比不上燃油汽车,但对于只是作为代步车辆的他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