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拉开帷幕。当天,以“储氢技术”为主题的云峰会在线上召开。
会议围绕储氢技术路线,从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等角度探讨储氢领域的前瞻和热点技术、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以及不同储氢路线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教授郑津洋围绕我国氢能储运装备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发表了演讲,指出当前我国加氢站储氢高压容器已实现自主可控、Ⅲ型氢气瓶已实现批量生产,但是在氢气管道、液氢储运装备、氢能储运装备轻量化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青以液氢构建国家氢能源基础设施体系为题,提出液氢能源体系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率、综合技术经济性高等特点,并表示未来将成为主流应用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教授、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邹建新介绍了高容量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在氢能行业中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优势。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侯国艳对高压储氢、液氢储氢和深冷高压等车载储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储氢技术的研发需要与上下游技术匹配,系统、综合地考虑车载储氢的经济性。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