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并辅以强有效的处罚力度,才能管住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网红食品店。
一家网点遍布广州的餐饮网红店,此前被离职高管爆料用变质猪肉和发霉大米配餐,每天卖出快餐上万份,送餐对象不仅有企业职工,还有学生和孤寡老人。经职能部门检查发现,该网红店在黄埔区经营点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抽检的冷冻猪手粒中含有二代“瘦肉精”。《广州日报》日前报道的一起问题食品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外卖”和“网红食品”,如今是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的“多发区”,在这起新闻事件中二者则“汇合”了。
民众去网红食品店消费,看中的不仅是食品本身,更是其所代表的人气和时尚。但是,影响和消费群体越大,代表着一旦监管乏力,食品安全卫生所存在的问题就越大。
比如,这家店的生意如此红火,其开发的“团餐配送”模式却“锁定近郊人流集中区”,瞄准“学生和孤寡老人”。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家网红店在单纯的经营策略之外,很难摆脱避开监管密集覆盖区域的嫌疑,现实也告诉我们,他们的“花招”在短期内也确实得逞了。
又比如,涉事网红店有的经营网点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这背后或许是监管的“网漏吞舟”;而这家网红餐饮店的乱象若不是知情者爆料,还要藏多久?这些乱象都提醒我们,网红店销量大,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也大。所以,有关部门宜对网红食品店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监管。
为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有关部门在常态化排查和不定时抽查等监督手段外,不妨探索监管新形式。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点评网站消费者的评论进行甄别,一旦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网红食品有百种面目,但那些问题食品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往往指向一处。只有通过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并辅以强有效的处罚力度,让问题商家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才能管住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网红食品店,彻底保卫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