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点赞的不仅是他的“硬气”,更是“硬气”背后规范执法和敢于接受监督的“正气”。
“2018海安最帅交警”的话题在微博上火了。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一段交警硬气执法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获得网友的点赞,还有网友评论称:他不就是“李云龙”嘛!
在视频中,江苏海安交警在检查中发现一辆车脱保,要依法扣留车辆,违法行为人顿时不满,对交警提出质疑,并拿出手机拍摄。这时,一位陶姓警官挺身而出,先是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然后不惧违法行为人的叫嚷威胁,严正告诉对方:“怕你,我这帽子就不要戴了,我这工作就不要干了。”
从视频可以看出,交警硬气执法获赞,首先还是因为这位交警严格遵循了执法的规范程序,依据相关法律行事;其次与以往有些引发负面舆情的暴力执法现场不同,这位交警的“硬气”体现在面对威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而不是滥施暴力。
硬气执法的“硬气”代表的是执法过程中,在遵循规范下也应当有“刚性”和“权威性”的一面。不过“硬气”并非是不尊重执法对象,在此次事件中,交警的硬气中也透露着人性化。“因涉嫌车辆脱保,需要对你的车辆进行扣留。不要以为你身体不好,就可以为所欲为。至于你说是癌症病人,可以酌情处理。”交警先是告知车主车辆脱保违法,然后也表示若车主确是癌症病人,可以酌情处理。执法过程中权威性和人性化相结合,这或许也是海安交警执法获赞的一大原因。
从以往的舆论中,警察的强硬执法经�;嵩馐芨骼嘀室桑惺被够嵋蛭捶ú坏倍萑胗呗鄣哪嗄字�。但此次江苏海安交警硬气执法获赞却表明,警察的硬气执法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受到质疑,关键还是在于执法是否规范。
就在今年5月份,根据媒体报道,一段上海警察硬气执法的视频也曾热传于网络,同样被网友一边倒点赞,甚至被称之为“教科书式执法”。视频里,警方在执法的过程中,遇到了执法对象的抵抗和阻碍,随后警情升级,警方也使用了警械并强制带离涉事男子。面对周围人拍视频,警察提示“你拍可以,但是你不能断章取义”。与此次海安交警获赞一样,可以说人们点赞的不仅是他的“硬气”,更是“硬气”背后规范执法和敢于接受监督的“正气”。
在此次事件中,面对违法行为人的质疑和拍摄,海安这位交警表示:“你可以拍,我们接受监督,但是不接受恶意炒作,否则你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不忘说理执法,提醒拍摄者恶意炒作也要承担法律后果,这也称得上是当下“镜头执法”背景下又一次“教科书式”的操作。
一次“硬气的规范执法”走红,也表明公众对这种“硬气又不失规范、严格又不失人情”的执法方式的理解和支持——毕竟,依法办事而不“因人施法”才是对全社会的负责,也是对法律权威的维护。
而一个优秀的执法案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法治宣传范本,此类范本式执法操作也不应停留在个例,而应成为执法常态。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