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网络时代,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祭奠方式也渐渐从物质祭奠过渡至精神祭奠。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后,网络世界中留下的信息和思想也是他独一无二的印记,现在,各种高科技的扫墓方式层出不穷,你能接受吗?
早期的网络祭扫
最早期的网络祭扫用于祭奠先烈,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祭扫方式让人们随时随地缅怀革命先烈,同时也更加环保。在一些烈士陵园网站上,点击烈士图片便弹出烈士的相关资料,网站设虚拟鲜花、香烛、纸钱等祭品供网友选择,网友还能为烈士发表祭文。
二维码扫墓
用智能手机扫描墓碑上的二维码,便可以查看逝者生前的更多信息,为子孙后代提供一种交互式纪念方式。在一些先烈纪念馆,通过这种方式能让生者了解英雄生平的英勇和感人事迹。
E-TOMB 概念坟墓
这是一个几年前出现的概念坟墓,它可以存储逝者生前的博客和个人网页等网络空间信息,还能让亲人朋友通过移动终端登陆它们或上传一些图片和留言给逝者以作缅怀。墓碑中有存储设备和蓝牙发射器,通过一枚特制的十字形蓝牙钥匙,家人可以上传一些信息,来到墓地时可以用手机蓝牙连接来访问死者生前的博客,并通过浏览照片缅怀逝去的亲人,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坟墓形式。
个人网络纪念馆
在一些陵园,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官网为逝者制作个人的纪念馆,之后便可开始祭扫,还能让逝者以数码形式继续留在网络上。
微信扫墓
生者用微信向逝者表达哀思,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在公墓现场的LED大屏幕上。凭借微信的社交功能,通过微信进行扫墓的市民能随时于网上进行交流,更加体现家族祭扫的意义。
AR扫墓
用户选择逝者生前录过的一段视频,设定一些特定的地点,然后“AR扫墓”app会利用AR和GPS卫星定位技术,让用户再次造访逝者生前待过的地点,再次从手机上感受到逝者的音容笑貌。
小编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扫墓方式如何创新,祭奠先人的传统不能丢失,也不能流于商业化,文明祭祀的初衷是以更加环保、更具人情味的方式祭奠逝者,我们应该在文明扫墓的同时不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