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以来,木仓科技动作频出。不仅被央视CCTV-2等权威媒体报道,更参加上海车展、长沙交博会等各地展会和行业大会,表现持续亮眼。
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背景下,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木仓科技始终致力于以技术为用户增效、为驾校赋能,大大拓展了驾培行业生态的深度和广度,也在智慧驾培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驾考宝典已陆续在广西、河南、贵州、浙江、重庆、湖南、湖北等多地开展智慧驾校落成仪式。
以数实融合之匙 解行业转型之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而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交通强国建设再被提及,这也体现了在交通领域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年初“科技创新数实融合 助力建设交通强国”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指出,交通运输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是产业发展方向。
作为交通运输的源头性行业,木仓科技所属的驾培领域正积极响应这种呼吁。聚焦行业,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驾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全新加速度。近些年来,旗下驾考宝典积极扮演驾培行业的智慧化服务者角色,基于用户服务、生态连接、技术创新等能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将智能模拟器阿尔法幻影、AI教练阿尔法银河、PaaS系统等一系列产品交由市场检验,为驾校提供完善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速推动数实融合实践和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在App端,驾考宝典也紧贴用户需求,通过直播教学、3D模拟练习等数字化新方式帮助学员精准打击学车痛点,并与专项练习、精简500题、真实考场模拟等核心功能结合,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学车场景,让用户充分感受数字化带来的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与行业发展相向而行,带动生态共赢
中国每年新增约 2500 万至3000万左右的驾驶人,还有很多“老司机”需要提升安全驾驶能力,驾培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秩序的安全、和谐。
驾培行业是服务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石,也是道路运输服务的“窗口”,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驾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为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自2011年推出以来,木仓科技旗下驾考宝典的发展方向一直与行业发展要求相向而行,持续推动创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的融合发展,为用户打造高效便捷的学车服务。驾考宝典App内包含从科目一至科目四的全部功能及服务,通过图文、直播、互动练习等形式致力于从源头提升准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技能和素养。
近些年,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多个关键词成为时代热议话题。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
同时,在国内驾培领域,智慧驾培模式也成为数字时代驾培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新引擎。作为智慧驾培领域的践行者和深耕者,木仓科技及旗下驾考宝典持续以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为行业赋能,与合作伙伴共同携手推进智慧驾培进程。目前全国数百家驾校与驾考宝典建立智慧化合作。
2021年,驾考宝典推出“智慧驾培战略计划”,从智能应用、智能平台、智能硬件三大方向打造三“智”一体运营体系,开启了全方位布局智慧驾培之路。2023年5月,在驾考宝典2023全新一代智慧驾校系列产品发布会上,驾考宝典再次推出智慧驾校2.0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产品性能方面的跨越式提升。通过VR、AI等新技术打造了完善的智慧驾驶培训模式,解决了传统训练难实现的模拟险情、交通事故应对等场景,大大提升了学员体验,同时为驾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数智化方式,帮助驾校走向科学、精细化运营,带动整个驾培生态的互利共赢。
“要抓住机遇抢先布局,才能获得突破和增长。”木仓科技高级副总裁王坤表示,“智慧驾校的落地,能够切实帮助驾校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形态赋能驾培行业,推动其稳步转型升级,共建智慧驾培新格局。”
当前,在数智化时代下,更需要通过场景化创新能力帮助行业加速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未来,驾考宝典将继续保持初心,把好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同时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为驾培行业在数字新场景中提供发展助力。(张扬)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