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二冶以智慧拔高工程创新,以拼搏提升项目品质,在多方的认可下,企业依旧以大家的口碑为最高赞扬,为国家贡献群众认可的工程。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工程富有创意的设计和奇特的造型展现给世人的是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同时也是建筑史上难度极大的考验。中国二十二冶参与建设,贡献央企智慧,助推中国“智造”。
由于设计上的美轮美奂,对线条曲度要求苛刻,所以在钢材选择方面,对刚度和强度有严格要求,不仅要考虑到钢板厚度对应材质,还要考虑扭曲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为此,项目部的材料员多次往返各大钢厂,寻找钢结构保持15-20度、偏差不超过5毫米的钢材替代产品,通过请教国内外的专家,最终确定采用Q420高强度钢材。好不容易钢材型号确定了,生产问题又出现了,因为用量少,技术要求高,许多钢厂并不愿意生产此类钢材,项目团队积极拓展沟通渠道,多方打探协调,最终确立了最优供应商
怎样保证肋钢达到更高的精度和圆滑度,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又一难题。为了节约来之不易的钢材,确保一次成型,也为了简化加工难度,项目团队根据图纸形状,1:1的比例预制了三合板的木质胎具,项目技术人员将空间图转化为平面图,在出第一条模具时就出了1000多张图纸,经过统计数据、不断排版,耗时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反复验证,最终确定了2张图纸。为了更加精确的确定安装位置,项目购买了4台当时最先进的激光全站仪进行35度角测量定位,开始采用每500米一个定点,后来达到了每100米一个定点,精密程度可想而知,其中一个青年测量员在这段时间眼镜度数就增加了150度。支模的过程也几经波折,由于精度要求高,胎具制作缓慢而繁琐,开始制作时,一上午的时间只制了2米多,木工渐渐产生了急躁情绪,仅制作第一根钢肋的支模木工队伍就换了5拨,项目部紧急联系了曾经干过桥梁工程的支模队伍,高价聘请了专业能手进行指导施工,渐渐从刚开始第一根需要1个月的时间、不合格率20%,到后来半个月1根,再到几天1根,到最后平均9个小时出1根,工人们逐渐熟练、默契度也逐渐提高,支模速度也逐渐提升。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