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卖奶难”问题,农业部11日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1月12日《湖北日报》)
透视今年的“倒奶杀牛”风波,从表面上看,是奶源过剩、消费低迷下的市场无情,但其背后却是信息不对称,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甚至不排除地方政府“越位”不“补位”所留下了后遗症——盲目组织奶农大规模发展奶牛,搞“政绩牛”、“政绩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却没能及时跟上。
更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相互独立,乳品企业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而在国外,企业一般是先有养殖场再进行加工,奶农是乳品企业的股东,二者构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
打蛇打七寸,牵牛牵牛鼻子。破解“倒奶杀牛”魔咒,也要牵住“牛鼻子”。从短期看,则是要出台应急政策,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落实奶农救助补贴。从长远考虑,一方面,要构建现代奶业生产经营体制,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企业奶农的利益共担机制,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倒奶杀牛”现象。张绪才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