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昌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他种植的50多亩芒果树今年收入20多万元。“虽然赚钱没有开煤矿来得快,但基本没有风险,收益稳定。”陈仕昌是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镇基左社区15组小组长,以前是一个煤老板。“听到电话响就会惊出一身冷汗,害怕出事故。”前几年,他把煤矿转让了,转而发展芒果产业,“现在吃得好,睡得香,活得踏实。”
华坪县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2013年产煤高峰期,全县财政总收入70%以上源自煤炭产业。“一煤独大”导致该县经济抗风险能力很差,煤市一波动,经济就“感冒”。2014年以来,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和煤炭产业政策调整,全县经济断崖式下滑。
面对困局,华坪县立足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优势,成功打造有机晚熟芒果等经济作物,闯出了一条“黑”转“绿”的产业转型发展新路。
在华坪,像陈仕昌这样从“煤老板”变身“果老板”的还有很多。全县有25家煤炭企业成功转型,带动农民新增芒果、花椒等绿色生态产业种植面积2.1万亩,带动就业3000人。工商数据显示,华坪县100家芒果公司有一半由煤炭老板注册成立,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
为促进芒果产业持续发展,当地党委政府正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促进全县芒果产业的有序发展。目前,全县已有7.8万亩芒果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1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55万亩通过有机产品认证,1.74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有机率达17%。
除此之外,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正在思考创建“金沙芒”品牌,目的是让农户仅承受种植过程中的压力,将营销的不确定性由专业市场机构承担。
此外,已启动芒果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华坪县,正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将芒果各类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实现芒果质量安全可追溯,全产业链环节可实时监测预警,以数据促进政府监管方式创新,带动当地芒果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各类交通建设稳步推进,作为滇西入川的必经之地、由滇入藏的南大门,华坪县康养环境得天独厚的优势日趋凸显。当地党委政府表示,将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要求,围绕建设“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阳光康养示范基地”的目标,不断丰富华坪县阳光康养、森林康养、田园康养、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旅游业态,推动形成独特的体验式旅游经济。
不仅如此,华坪还致力于通过文化旅游业带动房地产、金融、餐饮、电子商务、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在加快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的同时,引导传统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互联网+”转型。
如今走进华坪,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当地党委政府谋划着通过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实现由“绿”转“金”的高质量发展,在夯实芒果产业基础的同时,让资源“动”起来、产业“腾”起来,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走得踏实、稳健。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