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遭遇了新一轮重污染天气。由此,社会上就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怀疑现在环境监管是否有所放松。这种质疑其实反映出人们对蓝天白云、新鲜空气的向往,必须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笔者认为,这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的来袭,给我们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不容否定。这两年人们在朋友圈里晒的蓝天白云多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也显示空气质量变好了。这说明近几年来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是正确的,必须坚持下去。
思考二,不能放松对不利气象条件的预估。11月下旬以来,很多地区出现高湿度特征的大雾天气,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转化,加上出现静稳和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导致这次重污染天气形成。这些气象因素非人力所能左右,即使大气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但遇到不利气象条件,重污染天气仍然易发。
思考三,科学问题容不得急功近利。无论是大气污染形成机理还是治理手段,需要科学家进一步攻关,正本清源,才能更加有效地对症下药。而且,几十年积累的污染是不能在短期内彻底根治的,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积硅步以至千里。
思考四,大气污染治理不能忽左忽右、忽紧忽松。既要遵循大气污染治理规律,又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肪澄廴竟楦降资遣缓侠�、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要彻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