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是比较普遍的“城市病”。在昨天召开的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蓝绍敏作了市政府关于2018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城市交通环境治理,提出将通过3年的努力,力争到2020年使全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
与其他一些城市相比,南京交通秩序相对平稳有序,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南京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从2014年的第6名下降到第31名。但大家仍感觉到道路较为拥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间。
根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车多。据统计,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8.5万辆,较2015年初增加62.5万辆,年均增加近18万辆。二是低效。全市约14万人拥有2辆机动车,2.3万人拥有3辆以上机动车,一车一人出行现象突出。三是路网不合理。断头路、瓶颈点、越级连接的情况较多。目前,市区内还有41条断头路。四是停车缺口大。江南六区(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22万辆,静态停车泊位缺口超过54万个。主城区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约4万个,其中90%设置在支路街巷,对车辆行驶和慢行交通造成了较大影响。
报告中提到,为进一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我市目前正在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综合施策,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一些突出的矛盾,重点是实施好3个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是实施主城跨行政区断头路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连通主城区现有30条断头路。今年,已经排定了光华路东延、104国道江北段、246省道江宁段、红山南路东延二期等一批断头路建设任务。南京将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制度化保障,按照既定的计划加快推进,尽快让路网畅通起来、循环起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是实施主城交通拥堵治理道路建设,在对主城交通堵点和拥堵区域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个堵点的不同成因,形成科学的解决方案,精准制定工程措施。目前,已排定74个项目和16个小微改造项目。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是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这项计划还在研究制定过程之中,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新建5万个泊位任务。主要考虑采取两方面办法:一方面根据现有条件,排定一批停车场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在主城区选择10个停车比较困难的片区,根据每个片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利用学校操场地下空间新建停车场、利用小区平面车位改造建设停车楼、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使用等多种办法,挖掘潜力、综合施策,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