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世园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俯瞰。
10日上午11时8分,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的浇筑,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顺利封顶,这是世园会园区首个封顶的主要场馆。
中国馆位于世园会园区“山水园艺轴”上,工程总用地面积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中国馆外观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如意,整体犹如一柄温润的玉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屋顶两端微微翘起,犹如鸟儿展翅一样轻盈。如意造型寓意国泰民安,圆满轮廓,祈盼中华圆梦。
“整个中国馆呈半环形,它以圆满温润的轮廓融入场地,环山抱水,是整个园区景观脉络的延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馆主设计师崔愷说,中国馆融于一片梯田之中,梯田上的金色华盖笼罩着锦绣繁花,如一座温室棚簇拥怀抱着场馆。
创意十足的外形设计背后,是复杂的结构和不小的施工难度。“结构多变,弧形墙,拱形梁,异形柱,超高、超大、超限等,都是技术难题。”世园局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馆自2017年9月开工,5个多月来,600多名工人和30名管理人员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管理团队克服雨季防汛,冬季低温施工困难,同时破解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增大资源配置,让600多人的施工团队高速运转,各专业密切配合,昼夜不间断施工,以“世园速度”拔得世园会场馆建设头筹。
随后,中国馆将启动“如意”形钢结构屋盖的安装,以及幕墙安装和梯田堆筑、精装修、园林绿化等的施工。15米高的五彩梯田,是构筑中国馆美丽景致的关键环节之一,按照设计方案,中国馆大部分展厅覆盖在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盖,屋盖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奇花异草,天然地成为一个花团锦簇的巨型温室。更妙的是,由于梯田本身是一个大型覆土建筑,土壤的保温隔热性能能使中国馆建筑内部冬暖夏凉。而堆筑梯田的土壤,一部分就来自于中国馆基坑阶段挖出的土方。
今年入汛之前,中国馆幕墙安装和梯田堆筑就将完成,10月前中国馆全部竣工。目前,园区其他两大主要建筑场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也在陆续封顶中,园区基础设施隐蔽工程已基本完成,国际、国内展园全部平整完毕,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各省区市方案评审通过后可随时进场施工。2018年,将逐步启动室外展园建设,完成世园酒店及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建设。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