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六月如荼,七月似火。”进入七月,高海拨的张家川也出现了连日的高温。7月7日,天气预报最高气温33℃,室内,人也会不时的流汗。但张家川养护站的职工,他们坚守在40℃以上的柏油马路上,用汗水保障着公路的安全畅通。
镜头一:张家川养护站站长张新军蹲在挡墙下的路面上,手持钢钎,用心地清理着挡墙泄水孔内的杂物。要知道,挡墙脚下,在路面和墙面的夹击下,温度高于气温,不到一会儿功夫,橘色标志服上渗出了汗水,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淌着,但他顾不得这些。作为一名在路上工作了25年的站长,他深知,挡墙泄水孔关系着挡墙的安危,系着公路的安全畅通。
镜头二:国道566线西天路上,张家川养护站工会小组长闫永强在几名同事的协助下,爬上扶梯,高举镰刀,对遮挡公路标牌的树枝进行修剪,对防撞墙边影响车辆通行的柳条进行清理。高温下,持续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有些让他吃不消,他向路面看了一下,行人车辆希少。索性,脱去了标志服,露出的内衣早已被汗水湿透了,但他没有休息的意思,修剪完一处,和同事走向下一处……
镜头三:省道221线K175处,张家川养护站副站长张晓文带领几名同事对路面上抛洒物进行清扫,地表温度高于40℃,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因高温而退缩,没有一个人因尘土而抱怨,没有一个人因不适而偷懒,高温下,汗水和尘土共同在养路工橘色标志服上绘出了“同心圆”。
高温还在持续,骄阳依旧炙热,即使手里的铁锨已经发烫,汗水湿透了衣服,张家川公路人用坚守与担当,用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文/王小强 张新军)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