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了解到,重庆交通执法高速一支队与重庆交通大学正式签订了智能交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无人机监测、山区高速的运行状态精准感知、智能管控等领域开展深度研究和合作,更好地为市民安全出行服务。
“‘智慧交通’是真实可感的,跟市民出行的每一个细节都息息相关。”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何兆益说,他们将运用现有的高速路监控设备,如无人机监测、隧道群云安全监测等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由被动防范事故到主动预防事故,并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效率。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助理刘唐志举例,比如在长下坡等事故多发路段,他们可通过综合判断,系统筛选出一些高风险路段来,给驾驶员提前建立驾驶预期,提出预警告知信息。
刘唐志介绍,现在高校和交通执法部门合作,针对团雾、横风等天气情况已在重庆高速部分路段装有预警系统,今后还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对高速路运行状态进行“画像”。所谓的“像”有很多指标,如车速、车距,通过“像”可实时监控交通流,重点路段实现远程无缝安全监控,及时发现路上情况,并分析、预警,这也将让有限执法力量得以抽身,更多地是在后端及时发现情况,并进行处理。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