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2017年度车用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结果。本次共测评了20款产品(39个组别),其中只有1个“优”,有多达8个品牌的十款座椅不合格,评价结果为“不推荐”的占比高达25.64%。这一结果暴露出目前国内市场中儿童安全座椅的表现并不乐观,质量安全令人担忧。
CRS全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权威的汽车安全评测机构,它的核心业务C-NCAP就是对在中国上市的汽车进行碰撞测试并提供科学的安全性能评分,其地位和测试体系等同于E-NCAP。
自2014年起,C-NCAP将儿童安全座椅纳入评价体系即我们所说的CRS,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这也成为消费者选购儿童安全座椅时的重要参考依据。CRS评价包括两方面内容:使用方便性能评价和碰撞安全性能评价,后者主要考核儿童约束系统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使用的测试标准高于ECE和3C,是产品性能直观的体现。
CRS评测结果共分为优、良、一般、不推荐四个等级。但是据中汽中心的专家介绍,考虑到国内儿童安全座椅行业起步不久,CRS测试评价的严苛程度并未采用最高标准,而是将首要任务定位在引导消费者在选择中剔除最差的!所以如果CRS公布的成绩是“不推荐”或者“一般”,请爸爸妈妈们务必慎之又慎。
如果说CRS的任务是“去其糟粕”,那么哪些测试可以让家长在选择儿童安全座椅时可以“取其精华”呢?
答案就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的核心业务——中国新车安全评价测试中。记者在查询C-NCAP官方网站中发现了众多关于各大品牌汽车进行正面100%刚性碰撞的讯息报道。货真价实的多项真车(实车)碰撞测试,以检验汽车的安全性能。
(图片来源C-NCAP官网)
儿童安全座椅保护儿童假人赫然在列,原来在C-NCAP安全测试中,其中一项是对儿童保护能力进行评分,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中,后排安装儿童座椅和儿童假人,考核对儿童乘员的保护。也就是说,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新车能否得到高分和五星评级认证。
而众多汽车在进行C-NCAP测试时,使用的几乎都是同一款座椅。
C-NCAP真车碰撞测试指定儿童安全座椅从何而来?
为保证每一次测试结果都公平、公正,意味着所有新车都要搭载同一款儿童安全座椅,担此重任的产品必定要在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方面都具备无可挑剔的品质。C-NCAP管理中心面向儿童安全座椅全行业进行公开选型,百里挑一,最终这一殊荣归于来自宁波的环球娃娃品牌。
C-NCAP实车碰撞选型:更严标准 更准确的结果
众所周知,C-NCAP测试采用的都是真车实碰,能够真实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车祸情况。而CRS的碰撞试验要求是根据ECER44进行碰撞测试,虽然标准略有提高,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是50%的台车进行试验,所谓台车,就是一个结构简单的车壳,受试验设备的限制,无法真实展现儿童安全座椅在现实车祸中的保护能力。
▲C-NCAP实车碰撞测试
▲CRS碰撞试验
其次,C -NCAP测试模拟日常驾驶最常见的交通事故,要求进行3次碰撞,通过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后得出成绩,确保各种情况下都要发挥保护作用。而CRS仅进行一次测试,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得到很高或者很低的成绩,偶然性很大。
另外,C -NCAP实车碰撞选型特别强调测试产品的一致性,入选产品在达到非常严格的各项数据要求后,还必须成绩十分稳定,各项指标数据偏差不得超过±5%,否则产品就是不合格的。多次碰撞试验后得出的数据更加真实,充分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
(源引自:《2017年度C-NCAP实车碰撞试验用儿童约束系统选型方案》)
而CRS只测一次,评价结果只针对被测产品,这可能导致通过认证的产品虽然是合格的,但批量生产并且进入市场的产品会出现质量问题。
从此次公布的评价结果来看,许多儿童安全座椅生产企业仍然只以3C认证为目标,产品技术水平和安全要求很低,无法真正给儿童带来乘车安全保护。对于消费者来讲,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产品安全信息,应该要以更多类型产品的评价结果作为参考。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