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突发事故导致第二次闯关IPO的鑫广绿环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暂停新股申购,引起了全社会对危废行业的关注。12月15日,在E20环境平台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7固废战略论坛”上,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永鹏表示,近年来危废行业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高利润背后暗藏高风险之隐忧,安全短板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危废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业内预计,“十三五”期间,危废行业的市场空间可达2000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危废处理行业毛利率至少在50%左右;从鑫广绿环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甚至可以发现,其危废处置业务的毛利率竟高达七成左右。“如此高的毛利率是否正常,又可以持续多久呢?”李永鹏表达了他的担忧。“高利润伴随着高风险,要实现高利润可持续,安全事故管控一定要到位。危废处理的技术门槛很高,对达标排放、安全生产、事故防护等方面的要求相对更高。”
当前,危废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产业资本、国企、上市企业等不断涌入市场。从年初至今,环保上市公司危废行业并购案例就有近20起,涉及交易金额约50亿元。但是,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过度投资现象也引起了业内忧虑。此次鑫广绿环的突发事故,为“急行军”的危废行业敲响了警钟。
“危废行业处在初级阶段向快速发展的过渡期,企业快速加入,但处理规模普遍较小。”李永鹏指出,全国危废企业近3000家,持证企业平均资质规模不足3万吨/年,十大龙头企业总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不到10%,危废处理行业整体呈现“散、小、弱”的特点。此外,行政区域性特点明显,处置能力高度分散。
同时,从一些省份的“十三五”危废产能规划数据可以发现,普遍存在规划超前问题。“产业发展需要政策驱动,但也要防止产能过剩苗头。”李永鹏说,随着可预期的市场竞争、预处理废物减量化,以及跨界产能的冲击,有可能导致量价齐跌;企业必须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提升管理与运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政府则要加强科学引导,产业发展才能回归常态、回归秩序。
近年来,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技术快速应用,海螺创业等水泥企业也开始布局危废行业。广发证券环保行业分析师蒋昕昊介绍,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比例达到了50%至60%。李永鹏表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技术应用涉及建筑质量,一定要保证安全、合规。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