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必须提高预防和保障能力,尤其在海外市场开拓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更多的不确定安全风险因素,从人本角度、创新提升、合规操作等三个维度提升对境外安全施工管理的过程控制和规范性,有效落实责任机制,筑牢境外施工安全防护网。
以人为本 提升安全保障性
境外安全管理不仅仅按照规章和条例强制执行,更应该因地制宜,综合施工人员的国别、文化背景、接受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培训内容上,按照中外籍员工的文化背景,调整相关知识内容和结构,做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达到提升安全意识的效果。在安全标准执行之前,考核当地国家员工和协力队伍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并结合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及时更新修订安全管理条例,增强管理过程的针对性。设置吸烟区、休息室、朝拜室等固定区域,既规范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分区管理,也为员工提供了休整的空间。按照当地国家宗教习俗和民族风俗,合理调整休假时间,避免工作时间与当地的宗教、民俗、传统节日发生冲突,保证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施工生产建设中去,提升安全生产的保障性作用。
创新管理 提升安全行为规范性
境外项目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思维观念和习惯,在安全管理上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根据项目所在国家特点和员工综合素质,创新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减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一方面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属地员工、分包队伍中均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岗位,落实管理职责,提升过程控制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安全文化,通过制作双语安全施工手册、设置安全橱窗、建设安全文明长廊、悬挂安全标语等方式,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文明视觉冲击,使“我要安全”的意识入脑入心;同时发挥安全活动载体作用,通过“安康杯”、“安全行为之星”等活动的开展,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和规范作业水平。
标准化推广 提升安全施工执行力
结合海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和国际工程先进安全管理理念,持续完善境外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和执行方案。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为依据,按照国别、工程特点及工序列出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逐项核对、监察,排查安全隐患;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心,规范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的硬件与软件的管理要求,以统一的现场安全防护标准,规范中外籍员工安全行为;以细化安全交底程序为保障,细致填写安全施工过程和步骤,严格进行签字交底流程,落实安全施工责任,提升安全施工执行力。
国际工程施工安全为海外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开辟道路,在工程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提升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合规性和执行力,降低国际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风险,使“走出去”发展道路更加平坦、宽阔。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