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中国央行的“缩表”不一定意味着收紧流动性,且4月已经转为“扩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
央行网站刊登报告全文并指出,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受到更为复杂因素的影响,资产方不仅包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等,更大块头的是外汇占款;负债方除了基础货币(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还有大量的政府存款等,因此不能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则还受到外汇占款、不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财政收支乃至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且作为发展中经济体,金融改革和金融调控模式变化也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不能简单与国外央行进行类比。”报告称。
比如,对中国央行而言,外汇占款与政府存款属于资产负债表的被动项,央行没有办法掌控这两项的变化。但在2017年以前,央行的缩表和扩表受外汇占款影响较大,其中2014年以前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较快;2014年以后,外汇占款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央行“缩表”情况开始增多。
今年第一季度央行“缩表”则与之前的原因有所不同。报告指出,在外汇占款持续下降这一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2月和3月末央行资产负债表较1月末分别下降了0.3万亿元和1.1万亿元,这次的“缩表”主要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变化及财政存款大幅变动有关,其中,春节前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波动是2月“缩表”的重要原因;财政支出加快导致政府存款减少是3月“缩表”的重要原因。
央行并强调,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可以并行不悖,既不能用过去几年的情况来衡量目前的流动性松紧状况,也不能将某些季节性因素引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视作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
下一阶段,央行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流动性的可能冲击,更准确地监测和把握全社会的实际融资状况,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合理安排相关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既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又防范信贷过快扩张和杠杆率进一步攀升。
“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央行称。
同时,将加强债券市场管理协调和跨部门监管协作,切实发挥债券市场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央行并表示,还将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防范化解银行业不良资产风险,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目前,宏观审慎评估(MPA)已成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提到,近年来,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其投向与表内广义信贷并无太大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因此央行在今年一季度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这是落实防风险和去杠杆要求、促进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举措。
此外,根据资金跨境流动和跨境业务的新形势,已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将MPA考核中原有“外债风险情况”指标扩充为“跨境业务风险”,以更好地引导跨境资金双向平衡流动。
继续密切关注通胀
央行并表示,从价格形势看,通胀总体保持稳定,PPI与CPI的明显背离有望收窄。虽然目前CPI通胀较为平稳,但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涨幅扩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仍然较高。对此应继续密切关注,在维护物价稳定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NCPI=ECI同比上涨1.2%,创三个月新高;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CNPPI=ECI同比上涨6.4%,连八个月同比正增长,但涨幅连续第二个月收窄,且为年内最低水平。L4S1IC1HJ
央行报告认为,当前经济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的作用,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较为突出。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考虑得更深入一些。
报告进一步指出,本轮经济回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逐步深化的表现,随着中国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都将继续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新动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称。
关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央行称,尽管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以及其他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等影响,未来美元走势还有不确定性,但国内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积极因素有望延续,经济基本面等因素将继续支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将继续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双向平衡。
根据报告,2005年汇改至今年3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19.96%,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5.1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4.23%。无论是相比发达经济体货币还是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的波动率较低,币值也较为坚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中金网
(原标题:央行:4月已转为“扩表” 下一阶段需把握好两大平衡)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